發(fā)布時間:2016-03-03 08:51 我來說說 我要投稿
龍姓的來源
一、來源有五。
1、源出舜之臣訥言龍,訥言為舜時的官名,子孫以先祖的字為氏。
龍姓的歷史至少在4000年以上。據(jù)說在黃帝時代已有龍姓,黃帝之臣有龍行。這些三朝以前的龍姓,其世系、姓屬均無法考證,但說明龍姓的歷史十分悠久。
2、出自董姓。
黃帝之裔、高陽氏顓頊帝之子稱,稱之子老童,老童之二子黎、吳回在高辛氏時代先后任祝融氏。吳回之子陸終,陸終有六子,后分別發(fā)展為六個大部落。陸終的第二子惠連,亦名參胡,董姓;葸B之子飂叔安,也作廖叔安,飂叔安之子為帝舜豢養(yǎng)龍,龍即鱷魚之古名。帝舜封飂叔安之子于董,稱董父,史稱豢龍氏。董,在今山西聞喜縣東北,是夏商時代的侯國;魁埵现笥旋埵希正埵系臍v史至少有4000年。
3、出自祁姓。
帝堯初居山東定陶,后遷河北唐縣,故號陶唐氏,祁姓。舜繼承帝堯位,封堯之子丹朱為唐侯,到夏朝孔甲時代,丹朱后裔劉累,從師豢龍氏,為夏王孔甲馴養(yǎng)龍,有功封于劉聚,賜姓御龍氏。御龍氏之后有龍氏。祁姓龍氏的歷史有3700年。
4、出自邑名。
龍,春秋時魯國一邑,在今山東泰安西南之龍鄉(xiāng)。居者以邑為氏。公元前256年,楚國滅魯,龍邑歸楚地,為楚大夫之食邑,子孫遂以邑為氏。這支龍氏或為姬姓,或為羋姓,不可考證,其歷史也有2200多年。
5、出自外姓和外族的改姓。
龍姓的起源不止以上四大支,加入龍姓大族的最重要的內(nèi)容是少數(shù)民族的成分,尤其西南地區(qū)的龍姓。歷史上發(fā)生的外族融入龍姓群體的重要事件有:西漢初期的西南貴州牂牁大姓龍姓,屬夜郎族;西漢西域的且彌、焉耆兩國的國王也姓龍;西漢時西羌族也有龍姓;到宋朝時貴州牂牁地區(qū)的龍姓依然為大姓,進入元朝時期,形成了貴州八番中的龍番,之后一部分形成今天貴州布依族的先民,大部分漢化為當?shù)氐臐h族。清朝的滿洲八旗中也有龍姓,世居沈陽,其先出自漢民
,入旗滿化,到清朝后期,又漢化為漢人,東北地區(qū)的龍姓主要摻和了滿足的血液。當代在貴州、云南、廣西三省區(qū)中的地名多帶有龍字,而且當代龍姓的主體也在云貴川、湘粵桂地區(qū),這與龍姓人群的遷移有著密切關(guān)聯(lián),西南地區(qū)龍姓的形成主要是在元明清時期。
二、遷徙分布,聚集地
宋朝時期,龍姓大約有4萬人,約占全國人口的0.05%,排在第二百位以后。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、江西、安徽,這三省龍姓大約占龍姓總?cè)丝诘?7%,其次分布于河南、浙江等省。四川省為龍姓第一大省,居住了龍姓總?cè)丝诘?2%。全國形成了西部四川、東部贛皖兩大塊龍姓人口聚集區(qū)。
明朝時期,龍姓大約有12余萬人,約占全國人口的0.13%,排在第一百二十位以后。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%,龍姓人口增長率超過全國人口增長率,這與西南其他民族龍姓的加入有關(guān)。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、湖南,這兩省龍姓大約占龍姓總?cè)丝诘?1%,其次分布于湖北、廣西,這兩省的龍姓又集中了14%。江西省的龍姓人口約占龍姓總?cè)丝诘?4%,為龍姓第一大省。全國形成了以江西為中心的贛、湘、鄂、桂龍姓人口聚集區(qū)。宋元明期間,龍姓的分布總格局變化較大,人口的流動由北、西向東南地區(qū)遷移,四川和河南地區(qū)龍姓人口急劇減少,分別向湖南和江西地區(qū)遷移。
三、郡望堂號
【堂號】
“世師堂”
“八德堂”、“敦厚堂”:后漢龍述,字伯高,為山都長官。馬援給他侄子一封信,勸他侄子學(xué)習(xí)龍述的兩句話:“敦厚周慎,口無擇言,謹約節(jié)儉,廉公有威!瘪R援稱這是龍述的“八德”;实壑懒耍岚锡埵鰹樘兀f他“堪為世人師”。
“經(jīng)德堂”:清朝龍起端著《經(jīng)德堂文集》,他的書房叫“經(jīng)德堂”。
龍氏又以“武陵”、“天水”、“納言”為其堂號。
【郡望】
武陵郡:漢高帝時置郡,治所在義陵(今湖南溆浦南)。相當于今湖北長陽、五峰、鶴峰、來鳳等縣,湖南沅江流域以西,貴州東部及廣西三江、龍勝等地。東漢移治臨元(今湖南常德市西)
天水郡:西漢元鼎三年(公元前114年)置郡,治所在平襄(今甘肅通渭西北),西晉時移窒上邽(今天水市),北魏時相當于今天水、秦安、甘谷等市縣地。
武陽郡:隋代將魏州改為武陽郡,治所在貴鄉(xiāng)(今河北大名東北),唐代又改為魏州。相當今河北大名、磁縣、涉縣、武安、臨漳、肥鄉(xiāng)、魏縣、丘縣、成安、廣平、館陶、河南滑縣、浚縣、內(nèi)黃及山東冠縣一帶等縣地。
太原郡:戰(zhàn)國秦莊襄王四年(公元前246年)置郡,治所在晉陽(今太原市西南),北魏時相當于今陽曲、交城、平遙、和順間的晉中地區(qū)。
武昌郡:公元221年孫權(quán)分江夏、豫章、廬陵三郡置郡,治所在武昌。西晉時有今湖北長江以南,嘉魚、咸寧、通山等縣以東和江西九江、瑞縣等市縣地。
南陽郡:戰(zhàn)國秦昭王三十五年(前272年)置。治所在今宛縣(今河南南陽市)。漢轄境相當今河南省熊耳山以南葉縣、內(nèi)鄉(xiāng)間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應(yīng)山、鄖縣間地。其后漸小,隋初度。龍述為山都長,山都是南陽郡的一個縣。
四、龍姓血型:
龍姓人群的血型分布總的是:O型占36.3%,A型占29.6%,B型占26.2%,AB型占7.9%。
五、當代龍姓的分布
當代龍姓的人口已近280萬,為全國第八十位姓氏,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.22%。從明朝至今600年中龍姓人口由12萬激增到280萬,增長了23倍多,龍姓人口的增長速度大大高于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,這與西南地區(qū)少數(shù)民族龍姓人群的漢化有關(guān)。宋朝至今1000年中龍姓人口的增長率是呈上升的態(tài)勢。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貴州、湖南、四川三省,大約占龍姓總?cè)丝诘?8%,其次分布于湖北、廣東、廣西、云南、重慶,這五省區(qū)市的龍姓又集中了30%。貴州居住了龍姓總?cè)丝诘?6%,為龍姓第一大省。全國形成了以貴州為中心的云貴川渝、鄂湘粵桂的兩大龍姓人口聚集區(qū)。在近600年期間,龍姓人口由東南部向西部、西南遷移是主流,龍姓人口重心由東南向西移動。
龍姓在人群中分布在黔湘桂、重慶大部、廣東西北、云南南部,龍姓一般占當?shù)厝丝诘谋壤?.6%以上,中心地區(qū)可達1.7%,以上覆蓋面積約占了總國土面積的9.8%,居住了大約49%的龍姓人群。四川、云南大部、重慶北部、鄂贛粵大部、海南、福建西部、安徽西南、陜甘南端、蒙黑吉遼四省區(qū)連接地區(qū),龍姓一般占當?shù)厝丝诘谋壤?.2%—0.6%之間,其覆蓋面積約占了總國土面積的17%,居住了大約34%的龍姓人群。
《龍姓的來源》由河南新聞網(wǎng)-豫都網(wǎng)提供,轉(zhuǎn)載請注明出處:http://greenupillinois.com/xingzuo/xingming/345169.html,謝謝合作!
豫都網(wǎng)版權(quán)與免責聲明
1、未經(jīng)豫都網(wǎng)(以下簡稱本網(wǎng))許可,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網(wǎng)自有版權(quán)作品。
2、本網(wǎng)轉(zhuǎn)載其他媒體之稿件,以及由用戶發(fā)表上傳的作品,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3、如因作品版權(quán)和其它問題可聯(lián)系本網(wǎng),本網(wǎng)確認后將在24小時內(nèi)移除相關(guān)爭議內(nèi)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