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(fā)布時間:2016-03-03 08:50 我來說說 我要投稿
李姓的來源
一、來源有五
1、出自贏姓
李氏的遠祖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“五帝”時代的高陽氏顓項,出自贏姓。顓項氏族屬于東夷族,最早活動于今河南東部,后來北遷到帝丘,即今河南濮陽西南。到了唐堯時代,顓項部落已分為八個氏族,其一為庭堅,其首領皋陶,為堯帝的大理官,即法官。其子伯益掌管火種和馴養(yǎng)獸鳥,協助大禹治水,獲姓贏。治水成功,顓頊氏族也得到了發(fā)展。皋陶的子孫一直作大理之官,至夏朝時,其子孫以官名為氏,即理氏。商朝末,大臣理征因正直敢言得罪了紂王,被害。其子理利貞出逃,隱于今河南西部嵩縣的伊水旁。因靠樹上的果子(木子)充饑才得以存活,遂改理氏為李氏。李姓至今已有3100多年的歷史。
2、出自姬姓
商朝時期,居武落鐘離山的巴人,在今湖北長陽西北一帶,是周的同姓后裔,后向川東擴展。周武王滅商后,封巴人于巴,在今重慶的巴南區(qū),稱巴子國。公元前316年,秦國滅巴國。一部分留于渝境的巴人成為板楣蠻,而南移到湘西的巴人成為武陵蠻的一部分,遷移到鄂東的稱江夏蠻和五水蠻。巴人以虎為圖騰,巴語讀虎為李,當虎圖騰演化為姓時,巴人崇仰漢人之姓,遂依音用李姓。公元前303年,巴人李姓在四川建立大成國,史稱成漢,這是李姓在中國所建的第一個王朝,后滅于東晉。這支姬姓李氏的歷史有2800年。
3、出自他族改姓
三國時,諸葛亮平哀牢夷后,賜當地少數民族趙、張、楊、李等姓。鮮卑氏有復姓叱李氏,漢化后,改為漢字單姓李氏。是為洛陽李氏。
4、出自他姓改李氏
據有關資料所載,唐開國元勛有諸將徐(徐氏、安氏、杜氏、郭氏、麻氏、鮮于氏等16氏,因立功從唐國姓,賜予李氏。
5、外族基因的融入
李姓的第三支出自賜姓和外族改姓。西南民族中多李姓,其原因是當權者的賜姓和崇仰漢人的自取姓所造成的。進入魏晉南北朝之后,北方連年戰(zhàn)亂,政權更迭頻繁,外族不斷進入中原,李姓隨其他的原華北居民一起向南方和東南遷移和發(fā)展。中原百姓中開始融入了大量的北方民族的血液,李姓中也混人了匈奴人和鮮卑人的基因。發(fā)生外族流人李姓的主要民族有:唐朝的沙陀、氐、回紇、契丹、高車、吐蕃、西域各國等族,以及猶太人、波斯人、安息人、朝鮮人等外國人,之后這種融入從未間斷過,北宋西夏國黨項族、金國女真族,明清時期的蒙古人、滿洲人、西北的土司和西南的土著均紛紛改漢族姓,尤以李姓為首選。這些少數民族長期與漢族混居,其中大部分漢化了。在當代的東北、西北和西南地區(qū)的漢族和少數民族中多李姓,可能就是這個原因。另一重要外姓的融入是李氏唐朝賜予有功大臣武將為國姓,這是李姓人口迅速膨脹的另一個重要原因。
二、遷徙分布,聚集地
先秦時期,李姓的活動由河南開始,到戰(zhàn)國末,李姓的活動地域已擴大到山西、河北、陜西、四川、湖北等地。秦漢時期是李姓向各地遷移的重要階段。秦始皇平定南越和西甌時,李姓始入兩廣地區(qū)。李耳的后裔入甘肅,發(fā)展為隴西李姓的望族,居河北的成為趙郡李姓的名家。東達山東,東南抵贛浙蘇,南面南海及北部灣。唐朝是李姓的鼎盛時期,隴西李氏王朝傳19帝,歷時289年,李姓貴為國姓,各地都有李氏的皇親國戚,李姓人口迅速膨脹,成為國中第一大姓。唐朝初李姓開始大批進入了福建和海南。明朝時入臺灣。
宋朝時期,李姓大約有560萬人,約占全國人口的7.2%,排在王姓之后,為宋朝第二大姓。李姓第一大省是河北,約占全國李姓總人口的11.6%。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、四川、河南、山東,這四省李姓大約占全國李姓總人口的44%。其次分布于陜西、江西、山西、湖南等地。全國形成了圍繞中原地區(qū)的新月形李姓聚集地帶,這個地帶由冀豫魯、晉陜、川湘贛三大李姓聚集中心組成。
明朝時期,李姓大約有510萬人,約占全國人口的5.5%,僅排王、張之后,為明朝第三大姓。宋元明時期,李姓人口不但沒有增長,反而減少,600年中李姓總人口減少了10%。這與北方地區(qū)長期戰(zhàn)亂,尤其是元朝的野蠻統治有密切關系。面對戰(zhàn)亂和屠殺的受害群體首先是大姓漢族人群,李姓是北方地區(qū)的大姓,自然受到最慘重的損失。明朝時期,江西為李姓第一大省,約占全國李姓總人口的13.3%。在全國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、山西、山東三地,大約占全國李姓總人口的32.7%。其次分布于浙江、江蘇、河北、福建、河南等地。宋元明期間,李姓的分布總格局變化較大,除了人口急劇減少以外,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東南遷移。全國重新形成了東南的贛蘇浙閩、華北的晉冀豫魯兩大塊李姓人口聚集地區(qū)。
三、郡望堂號
所謂郡望,即郡中之望族,也即郡中的顯貴姓氏。姓氏郡望,不僅是該姓發(fā)祥地的標記,也是氏族人口、經濟實力、政治地位與文化影響力等綜合族力強盛與否的反映。據《廣韻》記載,李氏共有十二個郡望。
1、郡望隴西郡:戰(zhàn)國時置郡。相當于今天甘肅省東鄉(xiāng)以東至臨洮縣一帶隴西地區(qū)。此支李氏,其開基始祖為秦司徒李曇長子李崇。堂號"隴西堂",因為李氏望出隴西郡故名。
2.趙郡:邯鄲一帶,漢時置郡。此支李氏,其開基始祖為秦太傅李璣次子李牧。
3.頓丘郡:西晉時置郡。晉武帝置。在今天河南省?h一帶。此支李氏隴西李氏分支,其開基始祖為西漢名將李廣1世孫李忠。
4.渤?ぃ鳚h置。在今天河北省,遼寧省的渤海海灣沿岸一帶。
5.中山郡:漢高帝置郡。相當于今天河北省北部正定縣一帶。此支李氏為趙郡李氏分支,其開基始祖為李璣第三字李齊。
6.廣漢郡:漢時置郡。漢高祖六年分巴郡之地置。相當于今天四川省廣漢縣一帶。此支李氏為隴西李氏之后,其開基始祖為李尚(李廣之父)。
7.襄城,戰(zhàn)國時魏邑,秦置縣。歷代因之,清屬河南許州。
8.江夏郡,漢高帝置。相當于今天湖北省武漢一帶。
9.梓潼,古縣名,漢代置。為廣州郡治,蜀漢置梓潼郡,在今天四川省梓潼縣。
10.范陽郡,三國魏改涿郡為范陽郡,在今天河北省涿縣及北京市昌平、房山一帶。
11.梁國,漢高帝將原來秦代的碭郡改為梁國,相當于今天河南省商丘至安徽省碭山一帶。
12.南陽郡,戰(zhàn)國時秦置。相當于今天河南省南陽市一帶。
四、李姓血型
李姓人群的血型分布總的是:o型占33.6%,A型占28.7%,B型占28.8%,AB型占8.9%。
五、當代李姓的分布
當代李姓的人口已達9200多萬,為全國第一大姓,大約占全國人口的7.38%。從明確至今500年中李姓人口由510萬激增到近9200萬,近18倍。李姓人口的增長速度高于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。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南、山東、四川、河北四省,大約占全國李姓總人口的32%。其次分布于廣東、湖南、湖北,云南、安徽五省,約占李姓人口的25%。東北三省的李姓密度也較高,大約占10%。河南為李姓第一大省,大約占李姓總人口的10.3%。全國形成了中原、華北、云川、東北四大塊李姓高密度聚居區(qū)。
《李姓的來源》由河南新聞網-豫都網提供,轉載請注明出處:http://greenupillinois.com/xingzuo/xingming/345164.html,謝謝合作!
豫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
1、未經豫都網(以下簡稱本網)許可,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網自有版權作品。
2、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,以及由用戶發(fā)表上傳的作品,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3、如因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可聯系本網,本網確認后將在24小時內移除相關爭議內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