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(fā)布時間:2016-01-05 12:19 我來說說 我要投稿
壤駟姓的來源
一、來源有一。
1、源于嬴姓,出自春秋時期秦國貴族壤駟赤之后,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。
古代春秋晚期,秦國的上邽有個人叫壤駟赤,字子徒,在《孔子家語》中作“字子從”。秦國在當時位于今甘肅省禮縣東北、張家川東、陜西省寶雞、鳳翔東南一大片地方,那時秦國兵力強大,但文明程度很低。國內甚至于還處在氏族部落聯盟的奴隸制早期階段,加之秦人崇尚好戰(zhàn)爭勝,所以研學文化的人不多。而那位壤駟赤卻是個例外,他從秦國不惜千里迢迢來到魯國,向孔子學習禮制。禮制,就是用智慧、文明的制度去治理國家。壤駟赤讀書很用功,而且有才氣,做詩、做文章都很出色。壤駟,顯然是秦國嬴姓貴族中的一支氏族,源出無考,因為平民是不可能有條件跑那么遙遠到魯國去求學的。
從壤駟赤之后,這個壤駟氏復姓就不再見于史書記載了。據史籍《姓氏考略》的記載:“孔子弟子壤駟赤之后,以壤駟赤之壤為單姓!奔唇允∥暮喐母臑閱涡杖朗狭,因此壤駟氏在今天極為罕見。
二、遷徙分布,聚集地
壤駟氏復姓或是古老的漢族姓氏,但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臺灣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,在宋版《百家姓》中排序為第四百五十二位門閥。古代春秋時期,秦國上邽有個人叫壤駟赤。那時秦國兵力強大,但文明程度不高,秦國人好戰(zhàn)爭勝,但崇尚文化的人不多。而壤駟赤是個例外,他就從秦國來到魯國,向孔子學習禮制,禮制就是用智慧的文化制度去治理國家。壤駟赤很用功讀書,而且有才氣,做詩做文章都很出色。壤駟可能是秦國貴族中的一支姓氏,因為貧民百姓,是不大可能從秦國跑到魯國去求學的。但壤駟這個姓,此后就不再見有人被史書記載的了。據古人考證,因為這個姓改成了單壤。據《姓氏考略》中載:“孔子弟子壤駟赤之后,以壤駟赤之壤為單姓!比礼喰罩,望出上邽,即今甘肅省天水縣西南一帶?梢娙礼喰债敃r是以這里為繁衍中心的。
三、郡望堂號
郡望
天水郡:亦稱上邽郡。西漢元鼎三年(前441年)置郡,治所在平襄(今甘肅通渭),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通渭縣、秦安縣、定西縣、清水縣、莊浪縣、甘谷縣、張家川縣及天水市西北部、隴西東部、榆中東北部地一帶地區(qū)。東漢永平十七年(公元74年))改為漢陽郡。三國曹魏時仍改為天水郡。西晉時期移治到上邽(今甘肅天水),北魏時期仍改回為天水郡,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天水市、秦安縣、甘谷縣等市縣一帶地區(qū)。
秦郡:晉朝時期置郡,初治冀縣(今甘肅甘谷),后移治到上邽(今甘肅天水)。民國時期改為度州,州治為天水縣。
京兆:亦稱京兆郡、京兆尹,實際上“京兆”不是一個郡,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(qū)稱謂,“尹”為其太守。
堂號
天水堂:以望立堂,亦稱上邽堂。
秦郡堂:以望立堂,亦稱甘谷堂、上邽堂。
京兆堂:以望立堂。
《壤駟姓的來源》由河南新聞網-豫都網提供,轉載請注明出處:http://greenupillinois.com/xingzuo/xingming/308420.html,謝謝合作!
豫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
1、未經豫都網(以下簡稱本網)許可,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網自有版權作品。
2、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,以及由用戶發(fā)表上傳的作品,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3、如因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可聯系本網,本網確認后將在24小時內移除相關爭議內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