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(fā)布時間:2016-01-24 11:45 我來說說 我要投稿
蒯姓的來源
一、來源有四。
1、源于子姓,出自商王朝時期的蒯國,屬于以國名為氏。
據(jù)史籍《古今姓氏辯證》記載,商王朝時期有個古蒯國,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陽市一帶。蒯國的立國,約在商太宗太甲在位時期(公元前1579~前1577年待考),實際上是由宰相伊尹攝政期間所封賜,歷經(jīng)四個世紀之久,在殷商末期周文王姬昌東征過程中被滅掉。
亡國之后,蒯國王族子孫以及部分國民便以故國名為姓氏,稱蒯氏,世代相傳至今,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。
2、源于姬姓,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大夫姬得的封地,屬于以封邑名稱為氏。
據(jù)史籍《風(fēng)俗通》記載,春秋時期,晉大夫姬得封在蒯地,因氏!奔У,能征善戰(zhàn),在晉文公姬重耳執(zhí)政時期(公元前636~前628年)就出任晉國大夫,因在周襄王二十年(公元前632年)的“城濮之戰(zhàn)”中有功,被晉文公封在故蒯國之地的澗水東岸的蒯邑(今河南洛陽蒯鄉(xiāng)),由此世稱其為“蒯得”。
在蒯得的后裔子孫中,多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者,稱蒯氏,世代相傳至今,史稱蒯氏正宗。蒯氏族人大多尊奉蒯得為得姓始祖。
3、源于姬姓,出自春秋時期衛(wèi)莊公,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。
春秋末期,國君主為衛(wèi)莊公姬蒯聵,他是衛(wèi)靈公姬元之子,為衛(wèi)國太子。在衛(wèi)莊公還是太子的時候,曾因衛(wèi)靈公的夫人南子干政而不滿,遂想刺殺她,不料刺殺失敗,他因此出奔至?xí)x國,后又轉(zhuǎn)至齊國藏匿起來。
4、源于職業(yè),出自秦漢時期軍工蒯緱,屬于以職業(yè)稱謂為氏。
蒯緱,亦稱緱工,是秦、漢朝時期的專職軍工工匠,是制作劍、刀的工序之一,即裝飾劍、刀之握手的工匠。在上古時期以一種蒯草來纏繞劍把,以適手。以蒯草纏好之劍把,即稱“緱”,全稱“蒯緱”,其工匠即稱蒯緱,或緱工。
二、遷徙分布,聚集地
蒯氏或是一個典型的漢族姓氏,人口總數(shù)在中國的大陸和臺灣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,在宋版《百家姓》中排序為第三百九十五位門閥。蒯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。商代有諸侯國蒯國(今河南省洛陽市西的蒯鄉(xiāng)),居于此的國人多以國名為姓,稱為蒯氏。春秋時期,晉國大夫得,被封地于蒯(同上),他的子孫就一封邑名為姓,也稱為蒯氏,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。同樣,衛(wèi)國衛(wèi)莊公名為蒯聵,他的子孫就取其名的一字為姓氏,稱為蒯氏。漢時,河南出現(xiàn)了名為蒯鄉(xiāng)的地方(今河南省洛陽市西郊澗水東岸),當時的居民都以蒯為姓氏。蒯姓主要分布在湖北省襄陽一帶。
三、郡望堂號
郡望
襄陽郡:東漢朝建安十三年(戊寅,公元198年)分南郡、南陽兩郡各一部份置襄陽郡,治所在襄陽(今湖北襄樊襄城區(qū)),其時轄地在今湖北省襄樊市、南漳縣、宜城縣、當陽縣、遠安縣等一帶,治所在襄陽(今湖北襄樊襄城區(qū))。
堂號
襄陽堂:以望立堂。
輔國堂:南宋時蒯恩官拜龍驤將軍。他膽力過人,伐廣固,斬徐道復(fù),襲金陵、伐蜀、討司馬休之,戰(zhàn)功累累,封新寧縣男。武帝北伐時,留他在京保衛(wèi)太子,命朝士與他相交。他更加謙虛謹慎,對待部下官兵寬厚仁愛。歷官輔國將軍,淮陵太守。
四、當代蒯姓的分布
今湖北省的襄樊襄城區(qū)、宜城縣、安陸縣、武漢市,上海市,天津市,北京市,重慶市,安徽省的巢湖市、合肥市、壽縣、六安市、蕪湖市、安慶市,江蘇省的徐州市、丹陽市、蘇州市、鹽城市濱?h、淮安市、宜興市、沭陽縣、揚州市江都區(qū),河南省的鄭州市、虞城縣、洛陽市、商丘市、濮陽市、永城市,山東省的濰坊市、濟寧市、棗莊市、菏澤市成武縣,湖南省的常德市桃源縣、衡陽市、益陽市,山西省的朔州,內(nèi)蒙古自治區(qū)的呼和浩特市,江西省的彭澤縣,貴州省的貴定縣,廣東省的懷集市、潮洲市,美國,德國等地,均有蒯氏族人分布。
五、得姓始祖
蒯得。據(jù)《風(fēng)俗通》是記載,是春秋時期晉國大夫蒯得的后代。春秋時,蒯地成為晉國大夫蒯得的封邑,他的子孫即以蒯為姓,而稱蒯氏,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。望族居于襄陽郡,即現(xiàn)在的湖北省襄陽縣。故蒯氏后人奉蒯得為蒯姓的得姓始祖。
《蒯姓的來源》由河南新聞網(wǎng)-豫都網(wǎng)提供,轉(zhuǎn)載請注明出處:http://greenupillinois.com/xingzuo/xingming/321957.html,謝謝合作!
豫都網(wǎng)版權(quán)與免責(zé)聲明
1、未經(jīng)豫都網(wǎng)(以下簡稱本網(wǎng))許可,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網(wǎng)自有版權(quán)作品。
2、本網(wǎng)轉(zhuǎn)載其他媒體之稿件,以及由用戶發(fā)表上傳的作品,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(zé)。
3、如因作品版權(quán)和其它問題可聯(lián)系本網(wǎng),本網(wǎng)確認后將在24小時內(nèi)移除相關(guān)爭議內(nèi)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