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(fā)布時間:2016-01-15 11:58 我來說說 我要投稿
蔚姓的來源
一、來源有二。
1、蔚州,即今河北省蔚縣一帶。
漢朝以前,該地是代國之地,到了漢代被置為代郡之治,被正式置為蔚州,則始自南北朝的北周,至清代時,開始改州為縣,屬于直隸省宣化府,民國成立,正式定名為蔚縣,而迄于今。春秋時鄭國的公子翩的封邑在蔚州,其子孫后代便以受封地名為姓,稱蔚氏。故蔚氏后人奉公子翩為蔚姓的得姓始祖。
2、源于姬姓,出自西周晚期鄭國公子翩的封地,屬于以封邑名稱為氏。
西周晚期,在周宣王姬靜(姬靖)執(zhí)政時期(公元前827~前784年),其弟弟鄭桓公姬友有個兒子叫公子翩,周宣王很喜歡這個侄兒,因此賜封其于蔚邑(今山西平遙),并為其專門設置了蔚州。因此,世人又稱公子翩為蔚翩、郁翩、郁翩、尉翩、鄭翩等。
二、遷徙分布,聚集地
蔚氏或是典型的漢族姓氏,人口總數(shù)在中國的大陸和臺灣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,在宋版《百家姓》中排序為第三百六十五位門閥。蔚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的前一百位。另一支蔚氏也是出自蔚州(今河北省蔚縣),據(jù)說是小諸侯國代國建都于此,當?shù)氐木用窬鸵缘孛麨樾帐希Q為蔚氏。上古周朝時,周宣帝將鄭國的公子翩封于蔚邑(今山西省平遙縣和靈丘縣一帶),于是公子翩又被稱呼為蔚翩,而其后代,就以封地為姓,蔚姓也就如此產(chǎn)生了。蔚姓大多繁衍于北方,如宋朝初年著名將領蔚興、蔚昭敏父子,便是當時的祥符人,也就是現(xiàn)在的河南開封人。蔚姓望族居瑯琊郡(今山東省諸城市)。
今山東省的濟南市、東平縣、濟寧市、萊蕪市、東平縣、煙臺市、汶上縣、泰安市,內蒙古自治區(qū)的涼城縣、滿洲里市、呼和浩特市、通遼市,河南省的信陽市新野縣、確山縣、駐馬店市、洛陽市、虞城縣、開封市,山西省的太原市、朔州市、汾陽市、晉中市平遙縣、呂梁市文水縣、定襄市、交城市,江西省的贛州市,吉林省的吉林市,天津市,遼寧省的大連市,廣東省的廣州市番禺區(qū)、佛山市,重慶市的江津縣,四川省的成都市、冕寧縣、綿竹市,河北省的唐山市豐潤區(qū),安徽省的蕪湖市、宣城市郎溪縣、天長市、合肥市、六安市、壽縣,甘肅省的蘭州市、禮縣、西和縣,臺灣省,黑龍江省肇東市,陜西省的寶雞市、大荔縣、勉縣、旬陽縣、佳縣、綏德、隴縣,江蘇省的蘇州市、昆山市、盱眙縣,北京市的東城區(qū),湖北省的襄樊市,臺灣省的臺北市,福建省的廈門市等地,均有蔚氏族人分布。
三、郡望堂號
郡望
瑯琊郡:亦稱瑯琊國、瑯岈郡、瑯玡郡。春秋時期的齊國有瑯琊邑,在今山東膠南縣瑯琊臺西北,有越王勾踐遷都至此之說。秦朝統(tǒng)一六國后,在境內設瑯琊郡,并附置瑯琊縣,治所均在瑯琊(今山東青島膠南夏河城),郡境為山東半島東南部。西漢時期治東武(今山東諸城),并增瑯琊國、柜縣和祝茲侯國治于境內,下轄五十一縣,包括今山東半島東南部的海陽、即墨、嶗山、膠縣、膠南、沂水、營南、日照、五蓮、贛榆(今江蘇贛榆)及青島等地。東漢朝時期瑯琊國改治到開陽(今山東臨沂)。晉朝時期改置為瑯琊省。北魏時期治即丘(今山東臨沂)。隋朝時期又復置瑯琊縣。唐朝時期又裁廢,境地歸膠州、諸城,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東南部諸城、臨沂、膠南一帶。唐朝乾元初年曾廢黜,后有沂州瑯琊郡。從魏、晉朝時期瑯琊國起,瑯琊臺及秦朝瑯琊郡治均不屬瑯琊郡(國)。另一處瑯琊郡在今江蘇南京一帶,此后廢置千余年。
堂號
清慎堂:明代禮部尚書蔚能,官拜光祿寺卿,后又升禮部右侍郎,仍掌寺事。他任光祿寺卿超過30年,清慎守法,從未取過俸祿之外的一絲一毫。先后在光祿寺為官的官員,都不如他清廉。因此得堂號“清慎堂”。
瑯琊堂:蔚氏家族發(fā)源于蔚州,后來卻主要繁衍于瑯琊,即現(xiàn)在山東省的中南部地區(qū)。蔚姓人家世代相襲“瑯琊”堂名。
《蔚姓的來源》由河南新聞網(wǎng)-豫都網(wǎng)提供,轉載請注明出處:http://greenupillinois.com/xingzuo/xingming/316139.html,謝謝合作!
豫都網(wǎng)版權與免責聲明
1、未經(jīng)豫都網(wǎng)(以下簡稱本網(wǎng))許可,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網(wǎng)自有版權作品。
2、本網(wǎng)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,以及由用戶發(fā)表上傳的作品,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3、如因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可聯(lián)系本網(wǎng),本網(wǎng)確認后將在24小時內移除相關爭議內容。